铝合金压铸件常见缺陷及改善方法(三)
发布时间:2023-04-26 浏览量:1648
缺陷 形式 | 形成原因 | 改善方法 |
缩孔 | 铝液浇铸温度高。 | 遵守作业标准,降低浇铸温度。 |
铸件结构壁厚不均匀,产生热节。 | 改进铸件结构,消除金属积聚部位,缓慢过渡。 | |
补缩压力低。 | 加大补缩压力。 | |
内浇口较小。 | 增加暗冒口,以利于压力较好地传递。 | |
模具的局部温度偏高。 | 调整涂料厚度,控制模具局部温度。 | |
变形 | 铸件结构设计不良,引起不均匀的收缩。 | 改进铸件结构,使壁厚均匀。 |
开模过早,铸件刚性不够。 | 确定最佳开模时间,增加铸件刚性。 | |
铸造斜度小,脱模困难。 | 增大铸造斜度。 | |
取件操作不当。 | 取放铸件应小心,轻取轻放。 | |
铸件冷却时急冷引起变形。 | 放置在空气中缓慢冷却。 | |
错位 | 模具镶块位移。 | 调整镶块加以坚固。 |
模具导向件磨损。 | 更换导向部件。 | |
模具制造、装配精度。 | 进行修整,消除误差。 | |
花纹 | 充型速度太快。 | 降低充型速度。 |
涂料用量太多。 | 涂料用量薄而均匀。 | |
模具温度低。 | 提高模具温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