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合金压铸件常见缺陷及改善方法(二)
发布时间:2023-04-26 浏览量:1455
缺陷 形式 | 形成原因 | 改善方法 |
气泡 | 模具温度太高。 | 冷却模具至工作温度。 |
充型速度太快,金属液流卷入气体。 | 降低充型速度,避免涡流包气。 | |
涂料发气量大,用量多,浇铸前未挥发完毕,气体被包在铸件表层。 | 选用发气量小的涂料,用量薄而均匀,彻底挥发后合模。 | |
排气不畅。 | 清理和增设排气槽。 | |
开模过早。 | 修正开模时间。 | |
铝液温度高。 | 修正熔炼工艺。 | |
气孔 | 铝液进入型产生正面撞击,产生漩涡。 | 选择有利于型腔内气体排除和导流形状,避免铝液先封闭分型面上的排溢系统。 |
充型速度太快,产生湍流。 | 降低充型速度。 | |
排气不畅。 | 在型腔最后填充部位开设溢流槽和排气道,避免被金属液封闭。 | |
模具型腔位置太深。 | 深腔处开设排气塞。 | |
涂料过多,填充前未挥发完毕。 | 涂料用量薄而均匀。 | |
炉料不干净,精炼不良。 | 严格遵守熔炼工艺,保证炉料处理干净、干燥。 | |
模腔内有杂物,过滤网不符合要求或放置不当。 | 用风枪清洁模腔,过滤网制作符合工艺要求并按规定摆放。在加汤前后扒干净机台保温炉内的渣。 | |
机械加工余量大。 | 改进设计 |